中國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幾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配套產業集群;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且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了45%以上,機器人使用密度每萬名員工達到100以上。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工業機器人逐步在一些勞動密集的行業中被大量使用。集機械、電子、控制、傳感器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工業機器人,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
我國國內知名企業中使用工業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的實例太多,國內知名品牌奇瑞汽車,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整車的焊接生產線。但我國目前的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仍比較低,據資料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僅為21,遠低于全球55的平均水平。
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我國機器人使用密度要達到每萬名員工100以上,這預示著,未來我國機器人行業有著龐大的市場。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進步,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已初步具備了比較完善的產業基礎,并在制造領域、應急救援、野外勘測、資源開發、國防軍工等多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的工業機器人行業基礎仍較落后,一些關鍵零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而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我國機器人企業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
基于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未來我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將主要集中在開展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設計、制造、試驗檢測等核心技術的研究,攻克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伺服驅動器、末端執行器、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技術研發生產上;積極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使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
未來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有望在汽車及其零部件行業,紡織、物流行業,國防軍工、民爆行業和制藥、半導體、食品等行業廣泛應用。